Tinkercad 中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的混淆标签
Confusing Labels for Function Generators and Oscilloscopes in Tinkercad
在 Tinkercad 中,函数发生器的幅度定义和示波器的刻度定义非常混乱。这是来自 Tinkercad 的函数生成器的 ss:
在设备上 6.20 V
表示为峰峰值电压,请看我标记的红线。但是在右侧的面板上,我们将其作为振幅输入,看我标记的绿线。哪一个是真的?
而且我无法使用示波器推导出答案,因为关于示波器的信息不够。 (至少,我找不到足够的信息。)这是上面函数发生器的输入信号:
答案并不明显,因为10 V
放在y_axis
上的意思是有歧义的。它是 +/- 10 V
和 20 V
中的总数一样,即每格电压是 2 V
(第一个解释)?或者,它是 +/- 5 V
和 10 V
一样,即每格电压是 1 V
(第二种解释)?在一些 Youtube 讲座中,解释是第一个。但是,我不太确定。因为,如果6.2 V
是幅度,每格电压是2 V
,那么这是不矛盾的。但是,如果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,而每格电压是 1 V
,那么这也是不矛盾的。再一次,哪一个是真的?
而且,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验表明第二种解释应该是正确的。让我一步步解释实验。
理论:全波整流电路
假设我们应用V_in
作为振幅,峰-峰电压为V_peaktopeak = 2 * V_in
。对于输出信号,我们有,
V_out = (V_in - n * V_diode) * R_L / (R_L + r_d),
其中n
是导通二极管的个数,V_diode
是二极管的偏压,R_L
是负载电阻。负载电阻选择得足够大,以便 R_L >> r_d
我们得到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.
实际实验中r_d
介于1\ohm
和25\ohm
之间,我们选择R_L
公斤量级\ohm
。因此,我们可以安全地忽略 R_L / (R_L + r_d)
部分。
而对于对应于我们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压,
V_DC = 2 * V_out / \pi = 0.637 * V_out.
实验电路图
这是电路方案,
如您所见,对于正半周期,四个二极管中只有两个处于导通状态。对于负半周期,另外两个导通。因此 n
对于这个电路来说是 2。让我们在 Tinkercad 上构建这个实验。我没有使用面包板来显示电路方案与 Tinkercad 中构建的电路之间的更多相似性。
情景 #1 - 理论预期
让我们假设 6.2 V
是振幅。然后,V_in=6.2 V
。而 V_peaktopeak
是 12.4 V
。作为我们计算的输出信号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 = 6.2 V - 2 * 0.7 V = 4.8 V.
对于直流当量,我们理论上得到,
V_DC = 0.637 * V_out = 3.06 V.
但是在万用表中,我们看到1.06 V
。这表示接近 %60 的百分比误差。
情景 #2 - 理论预期
让我们假设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。然后,V_in=3.1 V
。而 V_peaktopeak
是 6.2 V
。作为我们计算的输出信号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 = 3.1 V - 2 * 0.7 V = 1.7 V.
对于直流当量,我们理论上得到,
V_DC = 0.637 * V_out = 1.08 V.
在万用表中,我们看到 1.06 V
。这些值彼此非常接近。
结论
根据这些结果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,函数发生器上的方案是正确的,函数发生器描述中的标签“幅度”是错误的,并且示波器的 y 刻度表示总电压,其中一半为正,另一半为负。
但是
我不能确定,因为我将在我的电子实验室 material 教授这个 class,所以我真的需要确定这个结论。因此,我在这里询问您的意见、结论或我遗漏的其他参考资料。
出于某种原因,TinkerCAD 将峰峰值电压称为幅度。我相信第二种解释(+/- 5V,总共 10 V)是正确的,基于 x 轴和频率值。
在 Tinkercad 中,函数发生器的幅度定义和示波器的刻度定义非常混乱。这是来自 Tinkercad 的函数生成器的 ss:
在设备上 6.20 V
表示为峰峰值电压,请看我标记的红线。但是在右侧的面板上,我们将其作为振幅输入,看我标记的绿线。哪一个是真的?
而且我无法使用示波器推导出答案,因为关于示波器的信息不够。 (至少,我找不到足够的信息。)这是上面函数发生器的输入信号:
答案并不明显,因为10 V
放在y_axis
上的意思是有歧义的。它是 +/- 10 V
和 20 V
中的总数一样,即每格电压是 2 V
(第一个解释)?或者,它是 +/- 5 V
和 10 V
一样,即每格电压是 1 V
(第二种解释)?在一些 Youtube 讲座中,解释是第一个。但是,我不太确定。因为,如果6.2 V
是幅度,每格电压是2 V
,那么这是不矛盾的。但是,如果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,而每格电压是 1 V
,那么这也是不矛盾的。再一次,哪一个是真的?
而且,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验表明第二种解释应该是正确的。让我一步步解释实验。
理论:全波整流电路
假设我们应用V_in
作为振幅,峰-峰电压为V_peaktopeak = 2 * V_in
。对于输出信号,我们有,
V_out = (V_in - n * V_diode) * R_L / (R_L + r_d),
其中n
是导通二极管的个数,V_diode
是二极管的偏压,R_L
是负载电阻。负载电阻选择得足够大,以便 R_L >> r_d
我们得到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.
实际实验中r_d
介于1\ohm
和25\ohm
之间,我们选择R_L
公斤量级\ohm
。因此,我们可以安全地忽略 R_L / (R_L + r_d)
部分。
而对于对应于我们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压,
V_DC = 2 * V_out / \pi = 0.637 * V_out.
实验电路图
这是电路方案,
如您所见,对于正半周期,四个二极管中只有两个处于导通状态。对于负半周期,另外两个导通。因此 n
对于这个电路来说是 2。让我们在 Tinkercad 上构建这个实验。我没有使用面包板来显示电路方案与 Tinkercad 中构建的电路之间的更多相似性。
情景 #1 - 理论预期
让我们假设 6.2 V
是振幅。然后,V_in=6.2 V
。而 V_peaktopeak
是 12.4 V
。作为我们计算的输出信号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 = 6.2 V - 2 * 0.7 V = 4.8 V.
对于直流当量,我们理论上得到,
V_DC = 0.637 * V_out = 3.06 V.
但是在万用表中,我们看到1.06 V
。这表示接近 %60 的百分比误差。
情景 #2 - 理论预期
让我们假设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。然后,V_in=3.1 V
。而 V_peaktopeak
是 6.2 V
。作为我们计算的输出信号,
V_out = V_in - n * V_diode = 3.1 V - 2 * 0.7 V = 1.7 V.
对于直流当量,我们理论上得到,
V_DC = 0.637 * V_out = 1.08 V.
在万用表中,我们看到 1.06 V
。这些值彼此非常接近。
结论
根据这些结果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6.2 V
是峰峰值电压,函数发生器上的方案是正确的,函数发生器描述中的标签“幅度”是错误的,并且示波器的 y 刻度表示总电压,其中一半为正,另一半为负。
但是
我不能确定,因为我将在我的电子实验室 material 教授这个 class,所以我真的需要确定这个结论。因此,我在这里询问您的意见、结论或我遗漏的其他参考资料。
出于某种原因,TinkerCAD 将峰峰值电压称为幅度。我相信第二种解释(+/- 5V,总共 10 V)是正确的,基于 x 轴和频率值。